降低对生活的预期

前几年,中兴有个42岁中层领导跳楼,原因很简单,上有4老,下有2小,在深圳背负高额房贷,平时压力本来就大,被辞退后瞬间崩溃就自杀了。

这是2017年的故事。如果放在今天,是不是一点也不过时?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一个标准的中年危机模板。他C9硕士毕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华为工作10多年,然后跳槽至中兴,工作6年后自杀。一个兢兢业业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因为扛不住华为的996,转向中兴这个相对舒适的地方准备养老,完全没准备好被公司抛弃。此时他年入中年,在能力上和年轻人失去竞争力,手里又拿着高薪,成了公司最优先被优化的人群,而失去高薪意味着现金流断裂,现金流一断,当下的生活就无以为继了。

站在局外看,其实他完全不必自杀。17年到现在深圳房价还是涨了些的,他完全可以把房子卖了,然后和妻儿换小房子或者租个长租房继续找个可能工资不那么高又不那么容易被辞退的工作,实在不行退居二线,去过小生活,总之无论如何都能过下去也不会过得太糟。这两年出门还经常遇到辞职然后带着家人肆意旅居的,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有时候就想不通有些人为什么非要跟自己过不去。想到贾府,抖音的3分钟剪辑让我了解了《红楼梦》的故事梗概。贾府是一个逐渐没落的大贵族,同样也是遭遇中年危机,文中从巅峰时期,开始逐渐走向没落。

如果把贾家看作一个千人企业,此时经营已经陷入困境,贾政的薪水聊胜于无,贵妃皇帝的赏赐形式大于内容,庄园的其它收入也逐年减少。然后府内的开支没有一项能少。比如从上到下,上千人的月钱不能少,每逢佳节,办酒席请戏子不能少,虽然府里没多少钱了,贾元春回来省亲,修建大观园之类的活也没法不干。

最终想要进行开源节流,大力改革的时候,发现这已是多年积弊,积重难返,再也无法改革成功了。可见哪怕是巨富之家,也经不起财富的不断消耗。

和中兴小领导一样,能力配不上当下的财富,很容易就遭遇中年危机了。

二战之前,当时戴高乐建议当时的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立即调整国家军事理论,把军队的作战方向从堑壕战转移到闪电战。但你发现,当时法国的军事体系长期围绕堑壕战做准备,所有的军工企业都在铁丝网和混凝土之类的军工品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并搭建了数以万计的生产线,一旦军事投入重点发生改变,从上到下的供应链企业立马就会发生财务危机。

如果你是当时的陆军总司令,你有这个魄力去调整这样的军事战略吗?你能接受一旦调整,你能接受你的位置会迅速被戴高乐取代吗?即使你本人能扛住资本集团的围攻,无视自己的私利,你的那些追随者们怎么办?

结局几乎是一定的,无论如何甘末林都只能坚持现有的堑壕战理论,继续修马奇诺防线,等着德国人从阿登森林冲过来。

当国家遭遇中年危机,好像就被利益集团给裹挟了。

有时候这个世界是很奇怪的。

自杀和降低生活品质之间你选择了自杀。

家族没落和开源节流之间你选择了家族没落。

国家战败和既得利益之间你选择了国家战败。

明明可以降低生活品质去换另一种生活,明明可以进行开源节流的改革让家族得以延续,明明可以放弃当下的既得利益去博一个全身而退。但这些都没发生,像是逃不开的魔咒,拿到手的钱、握在手里的权力,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松手,直至遭遇最坏的结果。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很多人在有了高质量和高自由度的生活之后就以为这两者是与生俱来的,怎么也不愿意放弃。

比如很多人在经历通货膨胀、行业红利,工资增长之后,认为涨工资就是涨了不能降了,降薪就等于要他的命。

比如很多行业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有了,那有了就不能消失,利益集团会拼命维护当下的行业红利。

回到结论,老百姓害怕生活品质下降,既得利益者害怕失去既得利益,统治者害怕失去权力。有人躺在舒适区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似乎有些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

还好还是有人愿意挣扎前行,努力做出改变的。

股票下跌,心一横,直接割肉不就完了?

工作没着落,退而求其次,实在不行送外卖行不行?

房贷还不起,直接卖房行不行?实在不行就进执行人名单呗,据说国内失信被执行人有几百万之巨了。

普通人其实是很幸福,不用怎么挣扎,就能很容易解决问题,无非就是牺牲点当下的生活品质,既要又要那属于自寻烦恼。像一些大基金想割肉都不知道怎么割,一些大公司想关闭公司都不知道怎么关。

经济危机真正伤害的是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人,如果你手中有粮,完全不用慌。过几年苦日子,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全球隔几年就大放水,到时候又歌舞升平了。

至于那些大公司和国家们,让他们自己苦恼去吧。